20161119

從張燦輝教授的訪問說起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的張燦輝教授接受《01哲學》訪問,語出驚人,談笑間,當代哲學家盡在張教授腳底。例如他說哈伯瑪斯 (Jürgen Habermas) 不是世界一級哲學大師,就算只限於德國哲學界,也不過是二級哲學家;我不熟悉哈伯瑪斯的哲學,但至少知道他對當代歐美哲學和社會學影響巨大,學術地位數一數二。然而,我無意反駁張教授「哈伯瑪斯不是一級哲學大師」的說法,因為我素來討厭「大師」這個浮誇的稱謂,也不懂得怎樣將哲學家分等級;哈伯瑪斯對哲學的貢獻,就留待歷史判斷好了。

哈伯瑪斯只是一個例子,張教授的主要論點是當代哲學沒有像康德、黑格爾、海德格等承先啟後、開宗立派的大哲學家 (以下簡稱「大哲學家」)。大哲學家的出現,沒有甚麼規律,可以同時代有幾個,也可以二三百年不遇,端看歷史和文化的發展。西方哲學史二千多年裏,由蘇格拉底計起,能稱得上「大哲學家」的,不過二十多人而已;就算當代真的沒有大哲學家,也不表示以後都沒有,說不定數十年後有一橫空出世的大哲學家,開出一條哲學的新大道。

說是這麼說,但至少就英美哲學 (大體上仍可稱為「分析哲學」) 而言,大哲學家出現的機會其實不高,因為英美哲學已發展出分工的模式,絕大部份哲學家都集中研究某一範圍內的哲學問題,其中一些的研究範圍甚窄,例如只研究知識論裏的證據主義 (evidentialism) 和信念的倫理 (the ethics of belief),不像以往的哲學家那樣同時研究幾個大範圍;如果只是研究一個小範圍,即使在這個小範圍內有重大貢獻,甚至開創先河,也稱不上是大哲學家吧?不過,沒有大哲學家,哲學一樣可以以分工合作 (包括科際合作) 的形式繼續發展,就像英美哲學現在那樣。

談到英美哲學,當然不得不提張教授另一驚人之論:分析哲學只是語言哲學和後設倫理學 (meta-ethics) ,完全忽略生死和人生意義的問題 (以下簡稱「人生哲學」),是一套「太監哲學」。張教授的意思大概是人生哲學乃哲學之根本,捨棄根本,猶如被閹割 (或自我閹割)。人生哲學是否哲學之根本,這本身已是一個 (後設) 哲學問題,有爭議,絕非不證自明。無論如何,我至少同意人生哲學是重要的,也發表過一篇討論人生意義的長論文,證明我沒有忽略人生哲學;此外,雖然英美哲學有一段長時期的確少有哲學家討論人生哲學,但這個情況已改變了,現在有不少英美哲學家對這方面的問題感興趣,出版的著述頗豐富,看 Thaddeus Metz 著 Meaning in Lif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一書的參考資料,便可略窺一二。

張教授錯得最離譜的,是認為分析哲學只是語言哲學和後設倫理學,就正如香港的一些人認為分析哲學等如語理分析,這是嚴重過時的看法。分析哲學現在是百花齊放,語言哲學和後設倫理學仍然重要,但知識論、形上學、規範倫理學 (normative ethics) 、心靈哲學 (philosophy of mind)、科學哲學、哲學史研究等,同樣重要,配上科際整合,有長足的發展,跟數十年前的邏輯實證論和日常語言哲學,已不可同日而語。

張教授談到哲學專業化後出現的種種問題,這是訪問裏最有意思的一部份。現在的哲學家絕大多數是大學教授,受大學的制度約束和行政人員施壓,publish or perish,須要不斷出版期刊論文和書籍,大量「無謂」的哲學著作因而產生。「無謂」者,是指這些著作是為了出版而寫,有些研究的問題是「作出來」的,根本沒有多大意思;另一些則跟風隨波,但求增加論文被期刊接納的機會,至於是不是自己認為重要的研究,已變得不重要。事實上,每次我翻閱哲學期刊,見到的大多是「無謂的論文」,就算是屬於我研究範圍的,也有很多可以不理。然而,質素高的期刊論文並非沒有,也許二三十篇中,只有一篇不是「無謂」的,但這已足夠令我們不至於徹底悲觀,支持我們相信哲學在這個制度下仍然可以慢慢發展。

張教授也談到哲學不受大學重視的這個現象,可是,不受重視的,不單是哲學,而是整個人文學科,只是在哲學較為明顯而已。人文學科被輕視,這是全球的趨勢,只要看看連美國頂尖學府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也打算關閉他們的人文學中心 (Humanities Center) ,就可知問題之嚴重。這個狂瀾,恐怕哲學不可能獨挽了。

16 則留言:

  1. 敢問教授,你心目中那二十多位大哲學家是誰

    回覆刪除
    回覆
    1. Socrates, Plato, Aristotle, Aquinas, Descartes, Spinoza, Leibniz, Locke, Berkeley, Hume, Leibniz, Hobbes, Kant, Hegel, Schopenhauer, Nietzsche, Husserl, Heidegger, Frege, Russell, Whitehead, Sartre, Wittgenstein.

      刪除
    2. Leibniz in the actual world and Leibniz in the best possible world.

      刪除
    3. 如果計 Hobbes,應該加埋 Mill。

      刪除
  2. 總統選舉,阿Trump跑出,哲學家多數睇錯市,太離地,不被重視,其來有自。

    回覆刪除
    回覆
    1. 睇錯市的還有不少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科學家等等。

      刪除
    2. 如果係真,咁仲恐怖,不同學科竟然不能發揮互補的作用,成個精英階層,似乎某方面同質性很高,在一些問題上集體失智。

      刪除
  3. 我諗,哲人的用心不在「睇市」

    回覆刪除
  4. 請問香港是否少哲學家長於分析哲學,又或分析哲學在香港發展比較慢?可能有些人以為李天命是香港唯一教分析哲學?

    回覆刪除
    回覆
    1. 非也,香港各大學都有不少分析哲學家,有些還相當出色,只是沒有寫普及的書而已。

      刪除
  5. 請問馬克思、傅柯、Levi-Strauss、Derrida算不算是哲學家?王教授是否認為他們的思想對後世的哲學發展影響「未必」很大?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不認為馬克思和Levi-Strauss是哲學家,至於Foucault和Derrida,屬於當代(或太接近當代),應該留待歷史判斷。

      刪除
    2. 馬克思據說也得過Sachsen-Weimar-Eisenach大公國(現為德國一個州)的耶拿大學(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 Jena,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8%80%B6%E6%8B%BF%E5%A4%A7%E5%AD%A6)於1841年4月由該校教授授予的哲學博士學位。可能是這位哲學博士比其他哲學博士更熱心於社會運動,於是在1848年於英國倫敦發表了《共產黨宣言》創立了共產黨,號召「無產階級/工人階級」以暴力推翻政府。這若以現今中國共產黨的法律甚或「基本法」來說的話,無疑是犯了「顛覆國家政權罪」。
      但好在英國人寬宏大量,並沒有像中國人那樣搞個什麼「顛覆國家政權罪」之罪名,否則馬克思恐怕難逃被判犯了「顛覆國家政權罪」而起碼要承受十多年牢獄之苦。
      馬克思在得到英國人的寬宏待遇下可以繼續發表他的「馬克思主義」和提倡暴力革命,繼續號召工人階級/無產階級成立共產黨和實行暴力革命推翻政府,以便實行「無產階級專政」以達致實現共產黨的終極目標--「共產主義社會」。

      奇怪的是當時最早實行工業革命和擁有最多工人和最龐大工人階級的英國德國和法國等歐洲工業國家其工人階級似乎並不那麼崇尚暴力,對馬克思主義宣揚的暴力革命似乎有「免疫力」而使得其在歐洲民族中乏人問津而並無立足之地;
      但是「牆內開花牆外香」,在遠離馬克思居住的英國--俄羅斯民族卻不但沒有「免疫力」而反而有「親和力」,對馬克思主義暴力革命理論簡直是如獲至寶,學以致用,出現了以列寧為首的共產黨,並且不怕犯「顛覆國家政權罪」而爆發了「十月革命」以武力顛覆了當時的俄國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政權「蘇維埃(俄语:совет)政府」。馬克思主義雖然在歐洲的民族裡不成氣候但卻終於在俄羅斯民族裡開花結果。這是否與民族性有關就不大清楚。
      但隨之而來,本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向以農業為主,當時也並無很多工業,工人階級更是極少,但卻似乎也對馬克思主義暴力革命理論同樣有「親和力」。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就是在蘇俄「十月革命」影響下,陳獨秀李大釗等人與總部設在莫斯科的俄共「共產國際」派來中國的人員商討成立反對當時中國政府的共產黨。希望這不是屬於「勾結外國勢力反對中國政府」的行為吧。
      而後來的事實是,由於有「內外勾結」,中國共產黨在蘇俄共產國際的支援下,在中國大陸建立了第一個全國性割據的馬列主義的共產主義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與當時的中國國民政府相對立,主張捍衛工農權益,各省市各民族有獨立自決權。希望這也不是屬「搞獨立分裂祖國的行為」吧。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4%B8%AD%E5%8D%8E%E8%8B%8F%E7%BB%B4%E5%9F%83%E5%85%B1%E5%92%8C%E5%9B%BD

      馬克思到死的時候可能都還未有看到無產階級奪取了政權之後,隨之也奪得了財產權,奪取和擁有了大量的財產,那時是否還是稱為「無產階級」?
      而資產階級的財產被奪走之變為窮人是否還可以繼續是沒有資產的「資產階級」?
      如果馬克思提倡的「無產階級專政」原來竟是由事實上擁有資產但卻稱為「無產」的階級去專政事實上已經沒有資產但卻又可以稱為「資產」的階級,這是什麼哲學邏輯?


      刪除
    3. 馬克思主義還有一點也是令人非常奇怪的:馬克思主義共產黨都宣稱自己是「代表人民」或是「人民代表」,甚至有黨魁宣稱該黨是「三個代表」;但甚為諷刺的是,在全世界政黨之中可能只有共產黨是唯一一個最懼怕民主選舉的政黨,也是一個禁止全民選舉的政黨;
      既然禁止全民普選,不讓公民去選誰才是代表自己,但卻又一口咬定自己就是代表全民,如此荒謬和橫蠻無理不知道又是何種哲學邏輯?
      馬克思可能始料不及的是以為自己所創立的政黨是「無產階級最先進的政黨」,但實際上這個黨卻似乎是極度恐懼人民會知道多一些資訊,似乎認為人民知道得越多其「廬山真面目」就會被識破。以致恐懼到連互聯網都要嚴加過濾甚至封鎖。俗語說「做賊心虛」,如果不是「做賊」,又何須如此心虛?

      刪除
    4. 馬克思主義還有一些有趣的地方,按照中共管治下大陸版本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rx/01.htm
      裡面這樣說:
      「还有人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
        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虽然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种意思。」

      或許正是因為「工人没有祖国」和「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故在整篇《共产党宣言》裡都找不到有「愛國」一詞。而中共卻提倡「愛國」,那豈不是違背《共产党宣言》?愛「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在邏輯上能否成立?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