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3

宋欣橋可以休矣 --- 略論「母語」


香港大多數人的母語是粵語,這是不爭的事實,本來任何異議都不值一駁,但最近香港教育局網頁的一篇文章卻引起「粵語是否母語」的討論,文章題為 「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 」,作者宋欣橋是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榮譽專業顧問。該文開宗明義說:

香港人中絕大多數人的民族屬於漢族。那麼,有關香港人母語的較為確切的表述應該是:香港漢族人的母語是漢語。[...] 粵語屬於漢語,但通常我們不會用粵語 ---  一種漢語方言來代表漢民族的語言。明確地說,一種語言中的方言不能視為「母語」。因此,把「粵語」稱作「母語」,不是嚴格意義上「母語」的含義。

而這說法的理據是:

「母語」這個概念通常是相對外族語或外國語而言的,是指本民族的語言。早在 1951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把「母語」稱為「本族語」。

「母語」這個詞語的日常用法是指從小學習以至能說的第一語言,不是指「本民族的語言」。宋欣橋偷天換日,用「母語」代替「本族語」,當兩者同義,不合日常用法,本來可以不理,當他自說自話好了;可是,他訴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sation,簡稱 UNESCO) 的權威,那就不得不駁斥了。

宋欣橋那篇文章雖然列出了參考文獻,卻不包括任何 UNESCO 的文章,根據 1951 這個年份去查,他指的應該是 "The Use of Vernacular Languages in Education: The Report of the UNESCO Meeting of Specialists"。然而,這篇文章沒有把「母語」稱為「本族語」,而只是有 "a mother or native tongue" (p.8) 這樣的用語。此外,這篇文章討論的是 vernacular languages,即本地語;香港的本地語是甚麼?宋欣橋不敢說「不是粵語」吧!

其實,宋欣橋應該引用的,是 UNESCO 的另一篇文章 "Mother Tongue Matters: Local Language as a Key to Effective Learning",因為這篇文章專論 mother tongue,而且是 2008年發表的,比 1951年的舊資料更具參考價值。這篇文章的第六頁有一個詞彙表:


 "Mother tongue" 的定義相當清楚,就是孩童的第一語言;表中的另一個詞語是 "national language",指的是相對於外族語或外國語而言的本民族語言。中文「母語」一詞,應該用來翻譯 "mother tongue" 還是翻譯 "national language",那就不言而喻了。

在詞彙表提到的 UNESCO 2003 這篇文章 ("Education in a Multilingual World") ,"mother tongue" 的定義更加清楚:

The term 'mother tongue', though widely used, may refer to several different situations. Definitions often include the following elements: the language(s) that one has learnt first; the language(s) one identifies with or is identified as a native speaker of by others; the language(s) one knows best and the language(s) one uses most. 'Mother tongue' may also be referred to as 'primary' or 'first language'. (p.15)

根據這個定義,粵語肯定是大多數香港人的 mother tongue。宋欣橋要訴諸 UNESCO 的權威,就應該撤回「粵語不是母語」之說。

37 則留言:

  1. "教育局由1997年起至今,向全港小學派發共11套小學普通話課程配套資料,供教師選用。《集思廣益(四輯):普通話學與教經驗分享》一書,2013年起列入名單。局方在書籍介紹中表示,當中25篇文章具參考價值,闡述本地和內地學者,對本港普通話教學的思考與探索。
    其中一文題為〈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由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榮譽專業顧問宋欣橋撰寫。"

    一篇舊文的幾句說話, 也值得大書特書?

    回覆刪除
    回覆
    1. 假如宋欣橋那篇文章沒有人注意,那的確不必討論,以免引人誤解「母語」的意思,但既然現在全城熱議,王教授寫篇短文以正視聽,有何不對?一千幾百字的文章,也算大書特書?

      刪除
  2. 何以會成為全城熱話? 有新政策要推出? 教局新近單獨推薦此文? 都不是, 只是有網民討論區貼了2013年25篇教師參考舊文之一, 然後有報紙"專題探討"那文章數句說話, 大部分人不明白背景便紛紛表態, 情況就像有人在旺角抬頭望天然後好多人跟著望天.

    回覆刪除
  3. 原來教育局網頁有歪論,遲了幾年被發現,就不應該批評,甚至要斥責批評者無聊!高見高見。

    回覆刪除
  4. 關於「粵語是否母語」的討論,宋欣橋只是提出一套語言學分類系統。可以不認同這分類方法,但不能誤解他的意思。按他的定義,“粵語不是香港人的母語”,粵語只是一種“母言”。 他也沒有將“普通話”當成是“母語”,他只是在強調普通話是現代標準漢語,應在正規教育中體現標準漢語的重要,在這概念下或者可以語文合併,將普通話與中文合併成科...

    回覆刪除
    回覆
    1. 問題是他有沒有必要提倡這個與日常用法不合的新定義;他說的「母語」就是民族語,假如他只用「民族語」一詞,意思已很清楚,為甚麼一定要挪用「母語」這個詞語,以致可能引起混淆?創「母言」一詞來消除混淆,就好像放了個臭屁然後噴香味劑 --- 你先不放屁就沒有除臭的問題,況且香味劑混和臭屁味仍然是臭的。

      刪除
    2. 宋欣橋所謂的『對「母語」的再認識 』其實根本是自相矛盾,他既然不諱言「漢語」包括有普通話閩南話吳語四邑話粵語等不止一個語種,那母語又怎會只有一種?而如果母語不是只有一種的話,那粵語是其中一種母語那又犯了什麼「天條」?要宋教授長篇大論前後矛盾來「再認識」一番?

      刪除
    3. 嚴格地説, 粵語也不能說是香港人的母語, 香港還有為數不少的客家人, 潮州人, 汕頭人, 上海人等等堅持說自己的"母語"

      刪除
    4. 問題出在"母語教學", 如認同用母語教學是教導學生的最有效方法, 香港豈不是要為客家人, 潮州人, 上海人, 尼泊爾人, 巴基斯坦人等等少數族裔提供母語教學和考試?

      刪除
    5. //香港豈不是要為客家人, 潮州人, 上海人, 尼泊爾人, 巴基斯坦人等等少數族裔提供母語教學和考試?//
      好不好與要不要其實是兩回事。如果資源許可,那當然可以那樣做;但如果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先為香港絕大多數(百分之九十幾以上)母語為粵語的人先提供服務,也絕對比不提供好。
      除非你認為非母語教比用母語教好那又另當別論。

      刪除
    6. 勿再狡辯!既然認為"母語教學"是好的, 便應推及至所有少數族裔, 因為大家都是香港人, 應獲平等看待, 特別是教育, 資源可重新分配, 不是大問題, 否則便是歧視少數族裔和剝奪他們應有的權利。

      刪除
    7. 8:19
      到底是誰在狡辯?你用中共五毛慣用的惡人先告狀手法以為就得米?現在是誰反對推廣用母語教學?係你個主子中共呀懵佬!


      刪除
    8. 樓上唔識字呀!? 抑或食懵咗唔理解, 無料論就搬五毛做擋箭牌!

      刪除
    9. 嚴格地説, 粵語也不能說是香港人的母語, 香港還有為數不少的客家人, 潮州人, 汕頭人, 上海人等等堅持說自己的"母語"
      ----
      若1967年前咁講,你既講法係無問題的.
      1967以後,香港推行粵語政策,之後新一代既母語基本係粵語了
      可以參考http://www.readit.hk/default.php?cmd=columnsdetail&id=305
      (王家衛有個訪問,都提到60,70年代既香港係兩個面貌)
      (所謂「母語」,應該係「粵語」咁了解.係粵語主導既政策,而唔係各族母語並行)
      (我父母的母語都唔係粵語.而我既母語係粵語,到而家街頭既中小學生講既係普通話居多.
      這看似無必要為粵語堅持.但從另一方面講,咁就可以用推普擠壓地方方言生存空間?係都要人地跟你果套咁霸道?
      今日,儘管條件更加惡劣,大陸既地方省份都開始有自覺去保護自己的方言了.
      香港人反而唔珍視自己的身份,動輒就為上頭「開路」,傷害自己既權益,咁未必太過「忠心」了...)

      刪除
    10. (所謂「母語」,應該係「粵語」咁了解.係粵語主導既政策,而唔係各族母語並行)
      --
      應是(所謂「母語政策」,應該係「粵語政策」咁了解.係粵語主導既政策,而唔係各族母語並行)
      唔好意思

      刪除
    11. //1967以後,香港推行粵語政策,之後新一代既母語基本係粵語了//

      只因為1967年以後, 港英政府推行粵語政策, 所以其他的"母語"如客家話和潮州話等等便順理成章得不到教肓界的重視, 那請教肓界别再用什麽"母語教學"的藉口來捍衛粵語教學, 根本沒什麽關係. 正如新加坡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定了英語是所有的科目(除母語課外)的教學媒介語, 不見得新加坡的學生有嚴重負面的學習影嚮, 也不見得新加坡政府刻意貶底其他種族的語言和文化.



      參考:新加坡語言
      https://zh.m.wikipedia.org/zh-hk/%E6%96%B0%E5%8A%A0%E5%9D%A1%E8%AF%AD%E8%A8%80

      刪除
    12. typo:也不見得新加坡政府刻意貶**低**其他種族的語言和文化.

      刪除
    13. 只因為1967年以後, 港英政府推行粵語政策, 所以其他的"母語"如客家話和潮州話等等便順理成章得不到教肓界的重視, 那請教肓界别再用什麽"母語教學"的藉口來捍衛粵語教學, 根本沒什麽關係. 正如新加坡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定了英語是所有的科目(除母語課外)的教學媒介語, 不見得新加坡的學生有嚴重負面的學習影嚮, 也不見得新加坡政府刻意貶底其他種族的語言和文化.
      ----

      是呀,方言保育未做好,所以又來推普擠壓粵語了?這會不會太混亂。

      我們所知的「香港文化」就是70,80年代的產物,這一代「香港人」的母語就是粵語.就算其他方言的情況不好,這一點也不必回避.「香港人」就是應該桿衛粵語,當然最好是尊重其他方言.

      另外你自己找找新聞,新加坡的英語政策不是你自己想的那麼好,新加坡華人懂漢語也不會跟你說漢語。不是近年中國地位上升,他們也對漢語(普通話,不是家鄉話)沒興趣。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70828/singapore-language-hokkien-mandarin/zh-hant/

      刪除
  5. 匿名大叔,
    醒少少好唔好?
    教局錯了就是錯了,不是幾時開始的問題,
    錯了便要俾人揼啦,楊潤雄今次肯補鑊認自已母語都係廣東話,都係想同吳克檢劃清界線啦,不過佢自已認母語係廣東話,唔通教局錯咗唔使揼咩?
    有啲人匿名廢嗡咪一樣俾人揼❗

    回覆刪除
  6. 本來就係non-issue, 蘋果一奏樂, 羊群便起舞, 真係乖.

    回覆刪除
  7. 本來就係non-issue, 蘋果一奏樂, 羊群便起舞, 真係乖.

    回覆刪除
  8. 宋欣橋引用的語言學框架是李宇明在2003年《論母語》中提出http://www.cssn.cn/…/lymlmy/201702/t20170224_3428894_1.shtml

    回覆刪除
  9. 宋欣橋引用的語言學框架是李宇明在2003年《論母語》中提出
    http://www.cssn.cn/zt/zt_xkzt/xkzt_yyxzt/zgdyybh/myddy/lymlmy/201702/t20170224_3428894_1.shtml

    回覆刪除
  10. 集思廣益(四輯):普通話學與教經驗分享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resources/primary/pth/anthology-4.html

    回覆刪除
  11. 李宇明做過北京語文大學黨書記,梗係跟足黨路線嘅,
    點識講人話啫?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無睇過人家的文章?

      刪除
    2. 1:51梗係無喇! 佢就算有睇都不當一回事, 合埋睇亂噏就有儍人隨佢的指揮捧起哄

      刪除
    3. 更正:合埋眼亂噏

      刪除
  12. 習總拿博士學位也要請槍,拿碩士學位的宋欣橋同李宇明,
    可以識乜啫?

    回覆刪除
  13. 宋欣橋似乎是企圖以「澄清」概念為名,其實是偷換概念為實,從而得出普通話也是漢語的母語這樣的「結論」,於是「用普通話教學」也是「用母語教學」,這樣豈不妙哉?

    回覆刪除
    回覆
    1. 嘈乜?


      山中雜記
      https://www.facebook.com/montwithin/

      刪除
    2. 「母言」非語?是否屬「白馬非馬」?



      刪除
    3. 山中雜記
      https://www.facebook.com/montwithin/

      看到這篇文章這樣說:“這一句「老媽子的話」來到今日,恐怕要變成沒有多少人知道是什麼的彆扭新造詞「母言」。” (https://hk.thenewslens.com/article/94890)

      問題是這樣嗎?是提出“母言”論的人在“彆扭新造詞”嗎?

      在討論一個問題時,我們先要明白問題的背景,提出的因由是什麼。在學術上,尤其是各種科學中,學者都會不斷的提出新說法,或者是對一些日常用語提出特別的解釋,因為在這些領域中他們這樣討論有可能更精確、更能說明一些現象。

      回到提出“母言”的背景,宋欣橋所引用的語言學框架其實是李宇明在2003年《論母語》中提出,而他在提出的同時也說明他的理由,主要是他認為傳統上對“母語”的理解不能精確地解釋他所要探討的語言現象,於是他提出一個他認為更精確的框架。他在文章中也說明一般對“母語”的理解有五種,而他沒有說這些理解是“錯”,因為他要做的是提出一套精確的理論,尤其是對應一個民族擁有共同語與方言的問題上。(見圖。http://www.cssn.cn/…/lymlmy/201702/t20170224_3428894_1.shtml)

      不論他的框架是否正確,提出新解釋是學術界每天都在做的例行工作。如果有人認為這是在取代日常解釋或者是“偷換概念”,這就是不理解學術工作的緣故,或者是故意顛倒是非。比方說,“理論”這詞在日常語中有“猜測”的意思,但在科學的語境則是“為最多證據證明的論述”,比“定律”還要權威。

      一些人不明白科學界如何使用“理論”一詞,於是就將“演化論”的理論當作是“猜測”。跟他說明“理論”在科學中的意思,他就要指責科學家在“彆扭新造詞”,在“偷換概念”了。這是一種無知的表現,又或者是故意顛倒是非,但怎麼說也好,這是這些人的理解出問題,而不是科學界出了問題。

      在學術上,接不接受一套框架要看論者的理由是否充分,是根據什麼背景提出,同時也要看反對的理由。對於演化論,有足夠證據指出它錯誤的話大可以提出來,但拉扯什麼“理論”一詞的翻譯、日常理解之類就是說明了反對者根本不是誠實的在討論這問題。

      對於《論母語》的框架也是一樣。要反對它大可以提出語言學上的論據。沒有論據就去拉扯其他無關主旨的就說明反對者根本沒有合理理由。

      我之前亦說過,這套框架我們大可以不接受。而我不需要表示我接不接受,因為我不是語言學家,我沒有足夠的相關知識去探討這問題。而現在這麼多不是語言學家的人紛紛出來扮演“語言學家”,這就是心理學說的 Dunning-Kruger effect:無知者不自知,更甚是,無知者扮有知。相對於母語不母語的問題,我會認為Dunning-Kruger效應這問題才是我們值得關注的。

      不過,就算不是語言學家,我們也可以提出不接受的原因。我”不接受“這框架,理由是它不會改變我們的行為。或者這樣說:這框架在語言學的環境中或者更精確,但一般而言我們不需應用上它。

      這裡的”不接受“不是指它錯,而是說作為行外人,它對於我們的日常行為與理解不會產生任何矛盾和衝突,亦即是說,“母言”這理論跟我們日常上對“母語”的解釋並不矛盾;一些人心裡高不高興是他們的問題。如果我們要探討語言學,或者我們需要用上這解釋,但我再一次說明,我不是語言學家,也不會扮演“語言學家”,這問題不關我事:任何人要扮演“語言學家”,那是他們心裡有問題,而這問題要留待心理學家去研究。

      至於宋欣橋一文,它的重點根本就不是母語不母語,而是提出普通話與中文科合併,是另外一道問題。而這個想法亦非現時的政府政策,宋一文不過是一份參考資料,收錄於政府教育局於2013年發行的《小學普通話配套資料》中(http://www.edb.gov.hk/…/resour…/primary/pth/anthology-4.html)。2013年到現在中間相隔5年時間,普通話與中文科合併了沒有?沒有,那到底是在吵什麼?

      到底是在吵什麼?

      刪除
    4. 當然是吵政治啦,這位山中煞有介事地擺出嚴肅討論學術的姿態,真是天真得可笑!宋欣橋這篇文章我看過,不是學術水平高的文章,要討論學術也不會輪到它,而我只是針對他引用 UNESCO,沒有興趣討論文章的其他部份。

      刪除
  14. 其實王教授的這篇短文已經說得很清楚,以宋欣橋引用聯合國的文章來定義母語即 "Mother tongue"的話,每個人自己的Mother tongue是指個人自己的阿媽,在其孩童時教其學的第一語言;
    而不是指他人的阿媽,教他人孩童學的第一語言來作為自己的Mother tongue。

    而宋欣橋硬要把別人阿媽說的語言,即他媽的語言來當作你媽的語言,那顯然只是他媽的孩童母語;不是你媽的孩童--你的母語(除非兩者是說同一種語言)。

    世界上有的民族或只有一種語言,但眾所周知漢族分佈的地域很廣,且是一個多語言,不是一個單一語言的民族。 故事實上並不存在有所謂「漢族的母語」。
    「漢族母語」其實是一個「假命題」。
    你可以說漢族有正式的或官方的語言Offical language(s),但不能把Offical language 說成是漢族裡每一個人的母語,因為漢族裡不是所有母親都是說同一種語言的。
    漢族裡事實上是有他媽的語言,也有你媽的語言;雖然Offical language是可以只有一種,但不同母親說的母語顯然就不是只有一種。

    宋欣橋等人為了硬要把他媽的母語當成是你媽的母語,於是自創「母言」一詞,那他就可以把他媽的母語當成也是你媽的母語,而你媽的母語就變成不是母語了。

    宋欣橋等人的這種做法其實就正如之前那個中共五毛互聯網打手(匿名5/05/2018 8:19 上午)惡人先告狀所說的「狡辯」無異。

    將一個多語言的民族硬說是有什麼「漢族母語」或將一個多語言的國家說是有「國家母語」,並引用聯合國一些文章來「證明」,那顯然是混淆了聯合國定義Offical language 與mother tongue 兩者的分別。
    宋欣橋作為語言專家的話,不應該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吧?

    回覆刪除
  15. 真正的問題系你那個所謂“漢族”。在中國,根本是很多“被漢族”,亂來強湊起成為“漢族”,一旦人家覺醒,就大出問題啦

    回覆刪除
  16. 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學習任何語言。但請不要把所謂普通話說成是香港人的母語。廣州話是香港、澳門的通用語,這是常識。以前的廣州,當然也以廣州話最為通行。粵語是我們的母語,請不要阻止我們使用和學習。如果把普通話硬性規定為香港和澳門的教學用語,是會使很多人感受到屈辱和痛苦的。普通話當然可以成為一個學科,一些學科用普通話教授亦無不可。但不應把全部或大部分學科使用普通話授課,尤其中文科最好能用廣州話授課。更不應以行政法規和流氓手段貶損、壓抑粵語,使其逐漸消失。用廣州話學習中文,比用普通話學習優勝許多。廣州話用語、音韻和上下三千年的中國文字語言是相接的,普通話則夾雜著很多非漢語成分。所謂普通話,指的就是北京話。北京話先後受到鮮卑、契丹、女真、蒙古、滿洲等語言的影響,而這些語言都不屬於漢語。傳統中國話的三個入聲韻尾[p]、[t]、[k]和三個陽聲韻尾[m]、[n]、[ŋ],都完整地保存在廣州話裏,而普通話只有六者之二[n]和[ŋ]。普通話連中國話固有的入聲都丟失了,和中古音韻、上古音韻格格不入。普通話的韻母和聲調都較廣州話少,同音而異義之語就比廣州話多,不利溝通。而甚麼兒化韻,根本就不是中國話固有的東西。普通話混入了大量外族的語彙,與傳統的中國書面語相去甚遠。由於很不幸地把這混種語言定為中國的通用語,要與大部分的中國人溝通,無可奈何地加以學習似是必要的。但不一定就要學得像北京人般流利,更不應把我們世代使用、用以學習中文具有優勢的粵語拋棄。學校以普通話教授音樂、美術和體育等等;成立普通話興趣組織;約同大陸、臺灣的一些師生聯歡交流,不是可以提升學生的北京話水平嗎?

    以上是貴食母堂主人寫給我的電郵的部分內容。堂主是硏究中文的,【貴食母堂】網站有很多關於中文和廣州話的學術文章。

    只要在Google搜尋引擎輸入【貴食母堂】,就可找到該網的網址。

    回覆刪除